「#你是怎麼走出來的?」
⠀⠀⠀⠀⠀⠀⠀⠀⠀⠀⠀⠀
許多讀者和個案都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我也不斷地詢問我自己,我知道有一些關鍵的因素,像是有貴人的幫助,接受心理諮商,是要冥想等等,但這些都是很粗略的說,還有好多的細節,難以言喻的時刻發生在細瑣的生活中,我嘗試把他們化作文字,想要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慢慢地寫出來。
⠀⠀⠀⠀⠀⠀⠀⠀⠀⠀⠀⠀
同時我也知道,我的經驗並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經驗,就如同我的方法並不會適用於所有人,因為每個人的身旁資源,成長環境,重要他人,過去與現在的身心狀態都不一樣,這也是心理師不輕易地給出建議的原因,因為沒有足夠的了解前,並不曉得什麼建議才是恰當的。
⠀⠀⠀⠀⠀⠀⠀⠀⠀⠀⠀⠀
但我很想了解也想邀請大家一起來寫下自己覺得生活中讓自己改變的時刻,可能是微小的釋懷,也可能是內心有了巨大轉變,每一個人肯定都不一樣,透過呈現這些不一樣,讓更多人可以看到並從中獲取一些資源。也許是知道有人和自己處在相同處境而被同理,也許是看到故事之後有了新的聯想而讓情感變得暢通,也或許是多留意了生活中的欣慰而放鬆一些。無論如何,你是怎麼變好的?我相信這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包含我。
⠀⠀⠀⠀⠀⠀⠀⠀⠀⠀⠀⠀
你可能看到了某一個畫面,想起某一句話,感到身旁的某個人對你做了某些事情,也可能是在心理諮商中突然感到某種有意義的時刻,這些內心感受可能很難用文字描述,但這種細緻的回響一方面有助於自己更強化那些有益的轉變,一方面也能讓更多人了解到自己的轉變可能可以從哪個方向著手,我相信這是一個互助的循環。
⠀⠀⠀⠀⠀⠀⠀⠀⠀⠀⠀⠀
我很早以前就在想做這件事了,但一直沒有做,忙碌一直都是藉口,因為我知道可以擠出一些時間,我說不確定的是,這些事情容易分享嗎?有人想要分享嗎?我一直期待一個更良善的社會,是我們可以互相幫助,盡可能降低社會上的焦慮和恐懼,提升自己對人與對世界的信心,因為我相信只有透過感受到更多具支持性的心靈所組成的環境,一個孩子,或是一個飽受精神折磨的人,他才有可能慢慢再一次長大與復原,建立起他所想要的關係與選擇的自由。